ISO 16/13和ISO 19/16/13两种油液清洁度号有什么区别?
某企业设备润滑管理人员来电话咨询:在两台不同时期进口的液压设备维护说明书中,OEM对液压系统油品清洁度一个要求达到ISO 16/13,另一个要求达到ISO 19/16/13,这两个指标有什么区别?长城润滑油的技术服务人员给了如下的解释:
随着颗粒计数技术的发展,为了定量地描述和评定油液的清洁度,更好地实施对油液的污染控制,近年来,各国都采用美国航天学会的NAS 1638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4406的油液清洁度标准。其中,ISO 4406标准分两个版本:ISO 4406-1987和ISO 4406-1999。
ISO 4406-1987标准又叫两位数系统清洁度标准,它是以光学显微镜测量颗粒的尺寸。该标准采用两个颗粒尺寸即5μm和15μm作为检测清洁度的特征粒度。例如,ISO 16/13前面的数码16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5μm的颗粒数等级,后面的数码13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15μm的颗粒数等级。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认为5μm左右颗粒的浓度是引起液压系统淤积和堵塞故障的主要因素,而大于15μm的颗粒浓度对设备的磨损起主导作用。
根据经验,ISO 4406-1987和ISO 4406-1999的结果可以通过下面的换算进行转换:
• 两位数清洁度的第一位加2~3为三位数清洁度的第一位;
• 两位数清洁度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数值保持不变成为三位数清洁度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如:两位数清洁度为:ISO 16/13,换算成三位数清洁度为:ISO 19/16/13。
我国在1993年修改采用了ISO 4406-1987,起草了自己的油液清洁度标准GB/T 14039-1993;2002年修改采用了ISO 4406-1999,将GB/T14039-1993修订为GB/T 14039-2002。
随着颗粒计数技术的发展,为了定量地描述和评定油液的清洁度,更好地实施对油液的污染控制,近年来,各国都采用美国航天学会的NAS 1638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4406的油液清洁度标准。其中,ISO 4406标准分两个版本:ISO 4406-1987和ISO 4406-1999。
ISO 4406-1987标准又叫两位数系统清洁度标准,它是以光学显微镜测量颗粒的尺寸。该标准采用两个颗粒尺寸即5μm和15μm作为检测清洁度的特征粒度。例如,ISO 16/13前面的数码16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5μm的颗粒数等级,后面的数码13表示:每毫升油液中尺寸大于15μm的颗粒数等级。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认为5μm左右颗粒的浓度是引起液压系统淤积和堵塞故障的主要因素,而大于15μm的颗粒浓度对设备的磨损起主导作用。
ISO 4406-1999标准是三位数系统清洁度标准,它是以电子显微镜测量颗粒的尺寸。该标准采用三个颗粒尺寸即4μm、6μm和14μm作为检测清洁度的特征粒度,ISO 4406-1999清洁度标准具体的分级与ISO 4406-1987相同,见下表:
ISO 4406-1999油液清洁度等级标准
根据经验,ISO 4406-1987和ISO 4406-1999的结果可以通过下面的换算进行转换:
• 两位数清洁度的第一位加2~3为三位数清洁度的第一位;
• 两位数清洁度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数值保持不变成为三位数清洁度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如:两位数清洁度为:ISO 16/13,换算成三位数清洁度为:ISO 19/16/13。
我国在1993年修改采用了ISO 4406-1987,起草了自己的油液清洁度标准GB/T 14039-1993;2002年修改采用了ISO 4406-1999,将GB/T14039-1993修订为GB/T 14039-2002。
上一篇:液压油更换和液压系统清洗
下一篇:液压油清洁度和允许颗粒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