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长城润滑油中国速度的隐形翅膀

时间:2017-12-19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9月底,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出现在高铁京沪线上。“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始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营,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高速铁路,再一次迎来了进化升级,成为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创下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速度提升,意味着磨损加剧。“复兴号”提速,高铁十大配套技术之一的齿轮箱是关键。在持续高速运行的状态下,保护好齿轮箱,减少磨损,并承受超高温负荷,在钢铁骨骼之间,就必须要有高品质的润滑油这样的软组织保驾护航。过去中国高铁所用的润滑油脂,从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价格非常昂贵。突破技术壁垒,打破价格藩篱的重任再一次落到了长城润滑油肩上。最终,经过近五年的探索,长城润滑油不辱使命,为“复兴号”原装配套了高品质的齿轮箱油,为“复兴号”运营速度打破世界纪录贡献了一己之力。
  2012年,经过拥有多年技术积累的长城润滑油约定加大力度,依托全国研发资源,设立齿轮箱、减震器等关键部件的润滑油脂专项攻关小组,开始了高铁配套用油的国产化替代。然而,此前中国润滑油缺乏高铁应用基础,而且国内没有应用测试的环境,这导致长城润滑油无法实现自证,项目一度陷入停滞。
  2013年,在我国主要高铁制造企业高铁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推动下,长城润滑油得到了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当时青岛四方实验资源十分紧张,只有2个台架。青岛四方专门拨出1台供长城润滑油进行“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台架测试,这就是“复兴号”的前身。
  此后,长城润滑油加紧试验,为了给“复兴号”齿轮箱配套量身定制的润滑油,长城润滑油遵循“同步设计、同步研发”的理念,从齿轮箱研发阶段介入,联合青岛四方开展润滑系统的同步设计与研发。最终经过紧张的台架测试后,长城润滑油证明了自己的油能用。
  产品攻坚战之后,就是行车试验。高铁润滑油脂行车试验的标准里程是30万公里,长城润滑油在中车的支持下,创纪录地进行了远超常规测试的60万公里的行车试验,相当于绕地球15圈,历经各种复杂路况、工况的严苛考验,反复论证技术的可靠性。测试结果显示长城润滑油的品质完全可以胜任中国高铁的需求,而且经过60万公里的运行,长城润滑油的油品品质依然卓越。
  最终,长城润滑油凭借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品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中国中车的信赖,实现了齿轮箱油的原装配套,成为“复兴号”不断刷新纪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也让长城润滑油不仅打破了西方企业在高铁润滑油领域的技术垄断,而且大幅度拉平了高铁润滑油的价格。
  2017年6月,中国石化与中国中车建立了战略合作,组成了引起极大关注的中国两大央企的“王炸”组合。长城润滑油是促成合作的重要推手。通过两家央企的合作,长城润滑油加强了与中国中车的技术合作,联合研发高铁润滑技术,满足中国高铁发展的润滑需求,并联手制定高铁润滑产品的国家标准。从配套服务,到联合研发,再到标准制定,长城润滑油建立起服务中国高铁的新模式,既担当起中国石化和中国中车战略合作的先行者的角色,又能保持与中国高铁同步,服务好中国高铁,同时以此为样本,形成服务中国高端制造的新范式,为中国迈向制造强国输送“中国血液”。
  启程,加速,联通世界,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名片散播在世界各地。被肯尼亚誉为“世纪铁路”的蒙内铁路,是中国首次将国内的全套铁路标准出口到海外,其中所配套的润滑油正是长城润滑油,这是对长城润滑油的一次肯定,更是对长城润滑油国家责任的又一次激励。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