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长城油与中国航天的60年情缘

时间:2019-05-17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走进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的大门,就会感到这里的整洁、朴质而有序。路边高大的银杏树、白杨树已经合抱粗了,简约的花园绿意融融、花团锦簇。厂区深处,有一座二层的小楼,近处还有一幢平房,工整地标注:中国石化润滑油空间润滑技术开发中心。


  “这里就是中国航天润滑材料的发源地。”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空间润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辛虎自豪地说道。“这两个井盖就是当年建厂时留下的。”从1962年开始, 经历岁月沧桑的井盖上621的字样还是历历在目,忠诚履行着职责。
  在这里,从1958年中国第一个煤炼厂艰苦创业,到1962年转产含氟油脂,中国石化润滑油从零起步,打破国外垄断,自主研发生产中国第一批全氟碳油脂、氟氯碳油脂、聚全氟异丙醚油和聚全氟甲乙醚油,全面满足我国核工业、航天工业发展需求,已形成航天动力系统、导航系统、密封系统、伺服机构、舱内系统等7大类58种航天润滑产品,从“东方红”卫星发射到“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和“天宫”对接,助力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航天润滑技术的国家之一。从侯祥麟等老一辈石化人开始,历经几代人,如今接力棒已交到80后、90后的手中,如今,这个团队正在为我国空间站建设研制最新型的润滑产品,与中国航天、中国梦同行。
  国家强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大国重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脊梁。国之重器运转需要润滑油,国家需要就是使命,而自强不息、产业报国、打造一流正是中国石化润滑油60年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大国重器背后的隐形力量,长城润滑油提供着始终如一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几代人相传,从未停下进取的脚步。
  国家需义不容辞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当时严峻的历史条件下,老一辈石油石化人临危受命,科研生产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试验,研制出优质的全氟碳油。一位老同志回忆说:当时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高兴地都跳起来啦!
  “因为是国家需要的,拼了命也要生产出来!”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给中国工业留下一大批半拉子工程,并撤走在华专家,有个别态度不好的外国专家断言,过不了几年机器会成为破铜烂铁。

  据一位老同志讲,在苏联援建期间,对润滑油是严格保密的。油品是专家保管,如果不小心几滴油掉在地上,苏联专家就会用滤纸仔细擦掉,并扔进锅炉烧掉。在得不到国外生产全氟碳油的原料、工艺和设备等资料的情况下,在当时石科院副院长侯祥麟的支持下,石科院研究组在高清岚等的带领下,从化学方程式到真正的产品,他们经历太多的失败。当时,科研人员的粮食定量不高,参加氟油研制的科研人员相继出现体力变差,有的人身体出现了水肿。大家加班加点,周末也很少休息,连续几昼夜留在实验室。


  1962年1月,在余秋里部长指导下,石油工业部621厂(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前身)仅用一年半时间即建成,成为我国第一个氟油生产厂。需要十分紧迫,621厂只有一次试车投产成功,按时拿出合格产品,才能保证军工需要,这是当时全厂职工面临的最严重考验。621厂和石科院科研人员一线会战,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番苦战,第一次试运行历时115天,提前60天超额131%完成了首批生产任务,为满足国家需要实现特种润滑成功作出了贡献。
  当采访到所有老同志,为什么还会坚持下来时,大家的回答还是出奇地一致:在那个年代,国家选择你做这个工作,就是得把工作做好。这就是老一辈石油石化人心中最单纯、最坚守的初心吧!
  从研发团队的技术人员、到生产车间的操作工,以及从事辅助工作的人员,如今很多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工作时的伤痛或伤痕,但对于老同志们来讲,这些都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是他们为企业、为国家付出的证明。
  据高清岚回忆,1965年全国青联常委开会,受到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的接见。周总理问他在哪个部门工作,他说,“在石油部门,具体是搞特种润滑油的研制和生产,为军工服务的。”周总理说:“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取得更大的成绩!”高老说,“这是我见到的最高领导人对润滑油科研生产工作的要求。我认为,周总理说的话,是对研究院说的,是对621厂说的,我们努力执行总理的嘱托和盼望,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
“给国家干保险活儿”
  曾在621厂工作过的老同志,对他们的工作非常自豪,说:“国家、党组织信任我们,我们就得给国家干保险活儿。”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没有空调。为了保证清洁度,在调脂净化室里工作时,工人们会主动在操作时把通风停了,脚下、手上套上塑料袋,在高温里,完全不透气,含有毒性的油气会蒸发到肺上,呼吸困难。屋里弄了一盆冰,实在热了,就在边上待2分钟。每次工作完成时,工人们把鞋子脱下来都能倒出汗水。
  励精求实 开拓创
  正常生产后,621厂认为:虽然已经满足了用户需要,但要真正持续做到这些,必须不断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设备、工艺改革并试制新产品。只有开拓创新,才能确保国防急需。
  当时,科研工作者们冒着危险,加紧试验,经过前期周密研究策划,精心操作,试验取得成功,试制了第一批油样。经过努力,研制出的产品质量达到二代油。新产品具有产品质量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最终完成含氟油系列产品的更新换代工作。这也标志着我国含氟油脂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产品通过国家鉴定,并获国防科工委发明奖一等奖。
  随着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展,航天工程的实施,对配套的油脂提出了更高要求。科研人员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找到能做成合格产品的油料,成功制成了适用于火箭多处部位的轴承脂和密封脂。
  在大胆探索与创新下,研制生产出的聚全氟异丙醚,与国外油样相比,性能优越。这打破了国外厂家的垄断,也标志着我国含氟油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这期间,干部员工克服时间紧、条件差、环境艰苦等因难,始终殚精竭虑、兢兢业业的工作在服务国家军工、航天事业的第一线。在国家的各项重大试验中,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从未出现差错。就像他们生产的产品一样、忍耐苛刻、 艰苦的环境,不怕危险巨大的考验,默默无闻、无论注入到设备哪里,就坚守在哪里,永恒工作,永远放心。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621厂在全力确保国家特种油脂生产的前提下,贯彻石油部倡导“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指示,积极开展民用化,研制生产4830等17个品种,服务冶金、石油电子、化工等产业。1980年开始生产润滑油,建成中国第一家高级润滑油调合厂,开启了中国石化润滑油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老一代人退休了,新一代人接替了岗位,但使命和责任一直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

  几十年来,企业发展中,不断进行投资技术改造,保障军工航天发展要求。中国石化集团和润滑油公司始终不忘责任,随时准备着,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优质产品,让祖国放心!

   不忘初心 奋勇前行
  党的十九大召开,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奋斗目标。经历着历史的沧桑,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从没有一时一刻忘记石油石化的传统和三老四严的精神,开船出海,奋力开创中国润滑油的新时代。
  自2002年5月29日,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成立,历经品牌整合、销售体制整合等重大专业化改革,公司坚持“任何时候不以牺牲质量来换取经济效益”的质量价值观,质量追求始终如一、力求万无一失。对标国际,永不止步,坚持自主创新求发展,打破国际垄断,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润滑油行业的领军者,成为中国石化的亮丽名片,站在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第一阵营。
  如今,源自“621厂”的这个团队,围绕重型运载火箭、空间核动力装置、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等,开展润滑材料的研究,为“复兴号”、C919等一系列“大国重器”提供润滑服务与支持。新一代长城人致力于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紧随“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从中国高铁到VLCC;从全球主流车企的共同选择到奔驰中标,从高举SINOPEC旗帜海外建厂到中国品牌联手走出去,持续开展与航空、航天、高速铁路、远洋运输等高端技术应用领域的合作,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努力奋斗。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