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驱动航运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0-10-22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在疫情加速航运数字化进程的过程中,航运数字化平台对于国际市场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布局。

近日,数字化物流平台运去哪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PSA在华独资的星洲港供应链管理(广州)有限公司(PSA-CSCS)相关业务达成合作,双方将聚焦海运订舱、多式联运、物流仓储、特种运输等细分环节,合力推动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和产品服务的合作创新。

运去哪联合创始人徐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疫情的倒逼下,船公司也在加速推动线上化,码头、港口等其他各个角色都在推动,而航运数字化平台在数字化能力和技术能力上的积累可以实现与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对于数字化航运平台来说正在迎来新的机遇。

数字化为抗击疫情提供“智能支撑”

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国内及国外贸易、航运、空运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疫情也大大加速了航运数字化进程,为数字化航运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港航物流企业纷纷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AI、区块链等技术驰援这场战“疫”,为抗击疫情提供重要的“智能支撑”,与疫情展开全力赛跑。

以中远海运为代表的多家航运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使客户快速了解供应链、物流状态的变化,做到及时、透明、可控,并积极开展全程在线交易、无接触可视化服务,使客户享受在线订舱、全流程电子化等一站式线上服务;以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为代表的一批智慧港口在此次抗疫中优势凸显,在5G+赋能下,刷新疫情下船舶作业量新高;以京东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发力人工智能技术,京东机器人小哥将医疗物资按时按点送达武汉定点医院,解决了配送中“最后一公里”的“感染风险”难题……

疫情发生后,视频会议、远程办公成了许多人复工后的工作新常态。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打乱我们原有工作方式的同时,也让大家领略了新技术的魅力。发展智能技术、实现数字转型成了各行各业的关注焦点。日前,中国船级社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孙峰在接受媒体记者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以5G、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疫情防控和在线复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如何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以新技术应用助力产业转型。”

日前,全球船运及物流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货讯通(CargoSmart)宣布联合中远海运集运(COSCO)、上海国际港务集团(SIPG)以及特斯拉公司(Tesla),共同完成了一项利用数字化方案变革现有货物放行流程的区块链试点应用,并指出这是航运业首批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海运承运人与码头运营商之间实时货运数据交换的试点应用项目。货讯通表示,该应用无疑将加速航运业的数字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全球供应链。一旦GSBN区块链联盟正式成立,货物放行应用程序将会惠及联盟每一成员。

印度首家跨国物流公司Allcargo也表示将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关注,其主席兼创始人ShashiKiranShetty指出,采用数字化方案优化企业操作,实现业务连续运转,制定应急方案似乎是短期内物流行业应当采取的最佳做法。“我们公司正在利用这次机会加大对数字化的关注,预计数字化将成为从此次危机考验中胜出的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航运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航运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据了解,疫情之下,企业出现了效率大幅下降,而在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将蒙受损失。从全社会协同来看,提升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差、降低出错率、提升设备智能水平、加强员工的执行力等,而现实中这些方法大多与企业数字化程度密切相关。当大多数企业都采取数字化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时,保障“物畅其流”的航运企业只有与客户接轨,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更好地与客户同步,提升客户服务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可以预计,未来航运企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意愿将更加强烈。

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加速智能供应链成为企业标配。疫情对包括制造、贸易、航运、港口、物流、第三方平台等链条上各节点在内的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冲击。但在疫情结束之后,我们有理由期待诞生一批更有创新力、生命力的企业或业务模式,在线供应链必将成为主流模式。

航运业可能是世界最传统的行业之一,但依然能感受到技术变革的气息。根据一份有关全球海运市场数字转型的最新报告,到2027年,全球海运市场数字转型预计将达到384亿美元左右。从2019年到2027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10%左右。市场的增长可以归因于航运业对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日益重视和依赖。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亚太地区将在海运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中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

瓦锡兰旗下的Eniram公司高级产品经理Venla Pouru表示,“从传统方式转变到智能运营需要时间,但是开启数字化旅程,对于在未来保有竞争力非常关键。”“向数字化转变有三个关键的驱动因素,”Pouru说道,“一是成本效率的竞争压力;二是环境因素和合规要求;三是航运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方越来越要求他们的业务合作伙伴开展数字化运营。”他认为,数字化是在规模上优化整个航行的一种高效方式,仅仅投资在发动机或是其他个别设备的研发并不能实现。数字化通过将信息实时传递给利益相关方来实现增值,比如,通过超越人类能力的演算和模拟来实现高效决策。

在中远海运集运总经理助理吴宇看来,以新科技推动航运发展是大势所趋,基于此,航运企业首先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即从传统业务模式向数字化方向转变,从而有效地促进跨区域之间的协作。“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业务链条比较长,利用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思维才能以大数据驱动航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中,则要回归航运服务的本质(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诉求,通过互联互通、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并依托数字化交易服务平台,提供以创建技术为解决方案的数字化业务模式,从而实现海运供应链各方的深度融合。”

多措并举推进航运数字化

虽然航运数字化在提速,步伐还是落后于其他行业。有关人士指出,需要多措并举推进航运数字化。

首先是要实现数据共享。有业内人士指出,航运数字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不愿共享数据。这通常被解释为不愿给予竞争对手竞争优势,这往往是船舶与港口之间联系不紧密的原因,也是船舶技术无法与海岸紧密合作的原因。许多技术供应商为了争夺业务而相互竞争,而不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合作。如果没有合作,使用数字化来提高运营效率和减少排放就会困难得多。

有专家认为,通过平台经济可以实现航运资源的共享。因为平台经济模式有助于航运业提高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前提下平台经济可以帮助企业间高效合作,建立协同机制。但近几年的实践显示,也并不是所有电子商务平台都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有专家指出,平台首先必须是一个“双边市场”或者“多边市场”,即由船公司成立的电子商务网站只能看作是线上电子化销售渠道,而非平台;与此同时,航运电商平台还需具有一定的业务“厚度”,仅能解决订舱、租船这样单一服务环节需求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创造上下游协同的新价值,肯定会面对包括船公司自身渠道等方面的竞争。甚至,仅能解决海运端的服务也不够,平台需要将自己的定位上升到整个物流层面。

其次是发挥第三方平台的作用。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室主任徐凯博士认为“对于班轮公司、港口企业这类拥有关键业务资源的市场主体而言,其数字化往往更加侧重于内部精细化管控和服务绩效的提升”。

但航运是由多方业务主体共同参与的庞大产业链,要实现整个航运的数字化转型,就需要在货主、船东、车队、堆场、货代、船代、口岸、银行、船管、码头等一系列业务主体之间实现业务的链式数字化协同。

徐凯将这种从“业务链”向“数据链”的转变称为“链式协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除了各方参与者自身的数字化努力外,第三方平台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以集装箱为例,大型船公司在收购兼并、造大船方面不遗余力,但是在面向货主提供服务方面却是通过一层又一层的货代层层分包,使得货主的服务体验完全掌控在终端小货代的手上。

徐凯认为,第三方平台是要建立更加合理的业务模式,使得所有关系到用户体验的信息更加透明、服务更加规范,让优秀的货代和经纪人从中脱颖而出,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服务更多的客户。 第三方平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

再次是鼓励科技创新,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认为,一是积极推动航运相关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基于区块链的国际贸易及航运相关标准的制定,深化区块链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推动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

二是鼓励技术和应用创新推动产业链升级。结合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引领航运产业链的重新设计,支持海关、检验检疫等外贸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与企业的区块链应用对接,鼓励货主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航运物流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以电子单证为基础,以资金为纽带,串连供应链相关方,进一步推动绿色通关通检,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数字技术对营商环境优化持续发挥作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真正发挥区块链技术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优势。

三是完善溯源存证功能,推动国际运输征信体系建设。建议我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商品溯源的数字化基础数据建设,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和发布中国运输征信体系,开展区块链存证法律效力的研究与立法工作,通过对区块链存证方式的规范和证据法律效力的认可,推动国际危险品运输征信体系建设。

(综合人民网、中国港口、搜狐、中国船检、每日经济新闻)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