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2020年中国车市大局几定

时间:2020-12-24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近日,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11月,随着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国内汽车市场加快复苏,消费需求继续扩大。数据显示,12月前三周乘用车零售为日均5.4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11月同期的增速是17%,两者表现均较强。按照估算,今年国内汽车整体销量跌幅有望收窄至2%或以内,好于年初预期,也有机构比较乐观,比如市场研究公司IHS估计,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增长0.59%,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增长1%。

负增长或滞涨,貌似一个不好的结局,但回首2020年,从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按下‘暂停键’,到第二季度逐步复苏,第三季度逆势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复,基本实现与去年持平,反观全球其他地区市场,很多仍陷于疫情的泥潭,就这样,中国不经意地秀出全球车市领头羊的格局。

从疫情“风暴眼”到避风港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经历最不平凡的一年,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进行,汽车企业迅速复产复工,保障了生产经营的总体稳定。

年初由于遭遇疫情,一季度国内汽车产业像其他产业一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产销量下降50%左右。但从二季度4月份开始,汽车行业开始了复工复产,不管是企业还是市场方面,都得到了稳定的恢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年2月10日,除了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主流车企均已开启复工,逐步进入开工状态。彼时,全国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累计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比达到32.2%。

在此背景下,针对汽车行业的承压现状,商务部、发改委等部委先后出台保障汽车消费的刺激性政策。3月31日,国务院重磅宣布新能源补贴延续至2022年,同时也对二手车的增值税进行调整。国家层面大力推动,各地随即积极响应,包括鼓励放宽传统汽车限购号牌、鼓励“国六”标准车型消费、鼓励以旧换新等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有力推动了国内车市的加速回暖。

中国针对疫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令人印象深刻,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很多国际车企化解了市场压力,维持了产业链的运转,为世界汽车工业的稳定做出较大贡献。通过此次疫情,许多国际车企认识到,中国市场既是它们获取增量的机遇,也是抵御不确定风险的避风港。

有专家认为,市场的有利因素正在逐渐积聚,尤其是依靠宏观政策的支撑,从2021年起我国汽车工业将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

中国市场价值凸显

许多跨国车企高层都不厌其烦的说:“中国是我们最重视的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地位,在今年的行情下尤为突出,1-10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占到世界总销量的33%,其中4月份更是高达52%,随后持续保持月度历史新高。在中国所有跨国车企当中,豪华品牌、日系品牌和特斯拉的表现最为抢眼。

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疫情后最快恢复元气,根据今年1-10月的数据统计,目前豪华品牌份额已升至13.6%的历史高位。按照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奔驰以56.97万辆的成绩继续稳坐豪华品牌龙头老大的地位,随后宝马和奥迪分别以55.97、51.21万辆的成绩紧随其后。

宝马的中国市场相对欧洲市场仍是相对较小的,但在今年2季度的中国市场的宝马销量超越欧洲销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这也是对宝马业绩的最大稳定性支撑;奔驰作为世界豪华车的领军者,今年在欧美市场都出现低迷,中国市场却强势崛起,成为奔驰全球第一市场,而且创出新高。

丰田的主力市场不在中国,但疫情下的丰田在中国市场也是迅速缩小与其他市场的差距,一丰田和广汽丰田都表现良好,因此丰田目前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实现加速产能扩张和新品投放;本田在中国快速满血复活,从二季度开始,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就一路飙升,并成为本田最大的市场。

特斯拉的市值神话,更是离不开中国市场的贡献,否则仅靠欧洲和美国市场的疫情下的生产暂停和需求低迷,特斯拉不可能实现疫情下的股价暴涨。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公司将中国车市作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销售平台乃至帮助其走出困境的“救世主”,目前,欧美地区疫情有二次爆发的危机,中国市场的价值更加凸显。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