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中国造船业,风景这边独好

时间:2020-12-24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在受市场不确定以及疫情所带来的经济的双重影响之下,全球造船业陷入低迷状态。近日相关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全球新船订单是近30年以来最低。尽管如此,中国船企却逆风翻盘,中国造船新订单量依然位居世界第一。12月23日从克拉克森研究所获悉,今年前11个月中国造船新订单量为667万修正总吨(CGT),世界市场占有率约为46%,居世界首位。

全球造船业备受疫情影响

造船行业的起落兴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向以来被看做是衡量经济的重要风向标。近日丹麦船东协会发布最新市场报告,表示今年在疫情和经济的双重影响之下,全球造船也处于近30年来大萧条,各国造船企业手头订单空前衰退。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给世界各国的航运以及造船业的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国家之间受到疫情的威胁开始降低海上贸易往来,另一方面的,造船的工人为了避免被传染只能在家隔离,导致造船业务受到很大的打击。

今年3月份以来,疫情开始在世界各国蔓延开来,随后全球的船舶行业都处于整体的低迷状态,而且由于船舶行业的特殊性,使其受影响的影响要远高于其他行业。首先,船舶行业涉及到对外贸易,即使是最基础的船舶交付工作,也得要跨境运输才能实现,在疫情之下,各国对于海上贸易的都是层层把关,除去必要的贸易往来外,其他能中止的一律中止。其次,船舶行业本身就具有极高的风险性,而且相比于其他领域来说,船舶行业的每一次事故都会导致价值数十亿的订单不翼而飞,因此其在疫情之下尤为艰难。

据丹麦船东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如今全球范围内新船手持订单量都已经达到了近30年的最低水平,尤其是荷兰、英国、澳大利亚这些依靠海外贸易的国家,其船舶经济更是跌落到了近十年来的最水平,虽然说不同船型的销量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是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像往年比较畅销的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现在也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场面了。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2020年7月1日及以后交船的所有150米及以上船长的油船和散货船(不包括矿砂船及兼装船)必须符合目标型船舶建造标准(GBS)。这意味着,一旦船舶延期至下半年交付,很有可能需要重新审核修改设计建造要求,将面临无法交付的严重局面,一些新造船合同甚至会因此取消。

多家船厂订单排到3年

就在全球都以为今年船舶工业都将遭遇寒冬时,却发现中国的造船厂仍然在忙个不停。多家船厂订单排到3年后,中国造船业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新接单量也保持着领先水平。

根据专业机构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中国造船新接订单约占全球总订单的44.5%,今年就已经超过58%,这些数据都在表明中国的船舶工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比重明显上升,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

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2019年,全球造船新接订单量为6440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813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43.7%。

中国船舶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上述负责人介绍,南北船合并以来,中船集团成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上市公司也由此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公司方面加紧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疫情期间也从不放松,春节期间重点项目未曾停工,公司还采用远程办公、“云签约”等多种方式积极开拓市场订单。

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厂的订单基本上排到2023年下半年,VLGC(液化气船)市场占有率达到全世界市场的57%,同时集装箱船方面年底还有一批订单;上海外高桥造船厂研发推出了更契合未来环保需求的双燃料油船,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并在今年11月份与裕民航运签订了4艘19万吨双燃料散货船的建造合同;中船澄西修船业务一直处于国内修船厂的第一梯队,公司主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种船舶的修理和改装,目前订单饱满。

长城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王志杰表示,目前,全球造船行业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三国竞争过程中中国处于领跑态势,无论是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还是在手订单量等指标,中国船企的优势都较为明显。

多措并举促进增产增量

“疫情对中国船企订单占比增多有正面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近几年我国各大船厂在面对逆境时,主动加大创新力度,高附加值船型不断获得突破,原有优势船型得以加强,未来发展可期。”对于我国订单增多的原因,王志杰表示。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表示,近段时间,多家造船企业防疫生产两手抓,正在加紧完成手上的订单——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为FSL建造的114K油轮N944/945船的配电板,在广州顺利完成设备外检;为山东海运81.2K散货船N936/N937船主机,在大连顺利完成台架试验和拆检;中国船舶集团所属沪东重机采用视频会议、邮件书面确认等新的商务谈判模式,获得5+3台低速柴油机合同,功率合计185628马力……

上海外高桥造船厂的船坞搭载的是中国首制的豪华大型邮轮。据了解,这个邮轮的总吨位大概是13.5万吨,总长大约是300米。建成后在这个大型邮轮上面会有游乐中心、水上乐园、购物中心等,能容纳乘客大约5000多人,大约会在2023年进行交付。

大型邮轮是造船行业难度最高的船型之一,但其附加值也非常高,早前豪华邮轮的的制作被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高度垄断。而在今年的11月10日,这艘大型邮轮迎来坞内连续搭载总装,也标志着中国造船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造船技术难题一个个被攻克的同时,不少船厂在生产制造方面也是开足马力,在江南造船厂的智能车间里,记者看到,三台机器人分工合作,上料、焊接、打磨,十几分钟就能生产出一个吊码,据了解这是造船厂的第一个智能生产车间。

不仅如此,在资本运作方面,中国船舶集团也传来喜讯:重大资产重组并募集配套资金事宜于2月25日顺利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文。进行重组并购工作的公司人员表示,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虽然存在,但重组并购事项以及各类手续工作都在持续推进。通过本次资本运作,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核心的江南造船等军民船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集团船海业务上市平台的定位,发挥船海业务的协同效应,推动船海产业做强做优,提升和发展中国船舶集团的核心优势。公司后续还将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江南造船数字造船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等项目。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船舶工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东风,在大型豪华邮轮、高端海洋工程装备、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高端客滚船、高端海洋牧场装备、海洋科考船等领域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尤其是今年10月,中国首艘大型豪华邮轮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显示中国朝着摘取船舶工业皇冠上最耀眼明珠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