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费有内需,才是中国经济的根基所在
貌似中国的学者和专家都有一个绝招,就是遇到任何she会经济问题,统一给出的药方是:
收银子
红灯过马路,罚款;电瓶车没有戴帽子,罚款;有人房子多了,收房产税,金领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几百万的年薪(996是福报),收更高的赋税;超生,罚款……
遇到问题就收银子,为何不去思考此前的问题就是收银子收得太多导致?
没有独立思考,不发表独立见解,反正慷他人之慨,何其壮哉。
到最后,大家看到任何问题,就要求去收别人家的银子,却忘记了人类几千年的教训:
当你为别人现在不得不支出额外的高赋税欢呼的时候,你其实也在为自己将来不得不支付额外的高赋税而欢呼。
现在在共富的愿景下,专家再次提出要对富人进行财产税的征收,并举出一大堆海外的例子来作为佐证,何其荒诞?!
就以现在再次提出全国征收房产税(持有环节),网上各种支持,其实这个事情就很搞笑。
有房有话语权的,不在网上发言;无房或房少的,网上拼命欢欣雀跃,
试问,即使把人家的房子没收了,这些欢欣鼓舞的人就可以富起来了?
更何况,中国的房价为何这么高,真的是这些CF的人干出来的?还是开发商丧尽天良?
如果这些小虾米都可以如此翻江倒海,那Jack早就是头面人物了。
要知道,中国居民家庭最大的财富形式是房子,而房子下面的土地不是私人的,这是极为罕见的形式。
当开发商造房子前买地时就可以先替所有未来买房的人上jiao了一大笔银子(土地租金),所以,如果还要对二手房子持有环节继续收银子,那就是对税本身再次征税。
这种感觉就像是2016年大A玩熔断,你都有每天的涨跌停限制了,还要大面积的熔断,那还怎么玩?
所以,市场就崩了。市场崩了,大家都没得玩,正常的财政银子也就收不到了。
—————————————
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深刻理解整个经济大的运行机理,否则是没法很好的判断的。
坦率说,有钱人的房子从来不怕你拼命收房产税,没有什么好怕的。
人家怕的是无法交易,也无法通过其它形式变现而已。
你收房产税收的温和了,完全可以转嫁给买房者;你收得猛了,市场爆了,所有产业全部遭殃。
但是,如果你不让交易,也不让通过其它形式变现,那就完全不同了。
这意味着,房子不具有流动价值,没有流动性价值那就是相当于自用。而自用的资产,其价值就会不断耗损,最终就是有房族财富缩水。
分析到了这里,估计很多人很高兴,就这样干,以后我们都会可支配收入提高了。
然而,问题哪儿有这么简单?
由于土地收入是税,这其实也暗示着中国居民家庭的真实财富是极少极少的。
不让交易和其它形式变现,意味着这些税负由持有人自行承担了。
那么,我们把大家的现金、首饰、基金、股票(也是税)等全部混加起来,就会发现,中国居民家庭储蓄率极为低下,中国人的真实家庭财富少到可怜。
这等同于被打回原形了~
而作为全球大国中极少数具有“高税负低保障”的经济体,那就暴露了。
一旦暴露了,那就需要财政补贴,来把暴露出来的低保障给填补了,否则大家吃什么?
可问题是,现在财政的情况,还能够给出这样的支出吗?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房地产的交易和变现被全面冻结,后果不能想象。
当然,这绝对是不允许的事情!
—————————————
那么,到底该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贫富差距的问题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如果靠收银子就能解决,那拜登这群喜欢收银子的人早就在美国成果了。
归根结底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把市场中的特权不断减少,把居民家庭的基本社会保障水平与它们综合税负对应起来,才是王道。
唯有如此,多劳多得,而这恰恰才是市场经济的精髓,即每个人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来获得自己所需的收入。
而现在的专家的建议是,不管你是多么努力才获得的财富,最终都要一刀切的去进行财产税的征收,这种吃大锅饭的结果除了打击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还有其他的效果吗?
需要知道,欧洲今天的困局、英国的衰败,都是因为它们奉行社会民主主义的收入分配原则。
但是,它们起码还有一点比我们强,人家收了银子大部分还是发了福利,可即使如此,也兜不住。
而我们是收了银子都去花在其它地方,再要拼命收银子,那就是进一步强化“高税负低福利”。那么,现在大家厌恶的一切经济社会现象,除了被继续放大,还有其他的可能?
给大家自己创造财富的机会,少收银子,多给本应该给的保障,这才是经济的根本。
既然要产业升级,那生产出来的商品,总得有人买才能形成正向循环吧。
你对于自己的内需总要呵护吧?
自己的国民社会保障有了,国内才有消费内需,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根基所在。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
上一篇:共创数字经济美好未来
下一篇:中国经济必须打破刚性兑付才能预防和化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