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中国煤炭行业深度调查

时间:2021-09-09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行业结构和近期趋势:近年来,中国煤炭行业进行整合,国有企业成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此次整合受到政府大力推动,旨在使煤炭向国有资产骨干企业集中,进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及其盈利能力。2020年中国10大生产商的煤炭产量约占总产量的53%。煤炭生产也呈区域性集中,三个主要产煤大省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0%。

煤炭产量和净零排放承诺的影响:2020年,中国煤炭年产量增速放缓,降至1.4%,而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为4.0%和5.0%。但煤炭的绝对产量依旧是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39亿吨。为实现其净零排放的承诺,政府大力减少过剩产能和降低碳排放,所以煤炭产量的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减排目标将继续支持低碳替代发电的增长,同时帮助煤电行业进行整合。因为煤炭产量的增长保持良好态势,所以中国煤炭行业能够保持其较大的生产规模,并支撑其中期收益和现金流。

经营业绩:截至2019年底,中国11家煤炭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4.4万亿元,自2015年底以来,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同期营业收入增至2.4万亿元,CAGR达到12%。资产和收入的上涨得益于公司为增加其煤炭储量和产能而进行的投资,以及政府为推动减少落后低效的产能改善的经营环境。

监管环境:中国国有煤炭企业受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为“国资委”)和其他中央或省级政府监管机构监管。国有和私营煤炭公司必须遵守安全、运营、建设、税收以及产能和减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行业结构和近期趋势

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全国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和地区。煤炭生产的范围不断扩大,原因在于政府积极鼓励开展行业整合,旨在提高煤炭生产效率,整合国有资产,建立大型国际煤炭公司。

开展行业整合,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过去几年,企业进行并购,导致公司数量不断减少,但其规模进一步扩大,所以中国煤炭行业的整合程度有所加强。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7家中国煤炭企业跻身世界收入500强,低于2019年的12家和2018年的11家。但与此同时,这七家企业的排名却有所上升。2020年的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企业位于第70位,而在2019年榜单中位于第108位;排名最低的企业在2020年榜单居第481位,高于其2019年榜单的第499位。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2020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商(产量达5.34亿吨)。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是第二大和第三大生产商(产量分别是3.04亿吨和2.7亿吨)。2020年,中国10家最大的煤炭生产商共计产煤20亿吨——约占中国煤炭总产量的53%(见表1)。

表1

中国10大煤炭生产商的煤炭产量

(2020年)


过去两年,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企业纷纷寻求并购,以提高其运营效率,并确保在中期内能够获得煤炭资源。由于煤炭需求疲软,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价格下跌,中国各省促进了本省内煤炭企业的合并。

2020年10月,山西省(中国最大的产煤省)表示,本省将联合当地生产商——包括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晋能集团有限公司、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华阳新材料科技和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成立一个企业集团,集团命名为晋能控股集团。

山东省政府于2020年7月宣布合并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创建中国第三大煤炭生产商——新山东能源集团。由于这两家国有企业在主营业务上有多处重叠,企业合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其经营效率。

加强企业的并购与中国政府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相一致。该举措旨在与龙头企业合并国有资产,以提高煤炭效率和资产盈利能力。通过开展企业并购和产业重组,中国煤炭行业的目标是确保10家骨干企业年产煤量超过1亿吨,其中3至5家企业能够成为国际性企业。

所有权

中国大多数主要的煤炭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因此由各级国资委监管。根据2020年12月发布的白皮书所示,中国将取消对外投资煤炭、油气、发电(不含核能)和新能源业务的限制。该报告显示,中国尽管在“十四五”期间(2021-25年)依旧能够独立高效运用该化石燃料,但为平衡能源安全,践行碳中和承诺,将邀请外国企业参与这些领域来。

主要产煤地区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20年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中国的大部分煤炭储量位于中国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见表2)

表2

中国14个大型产煤基地分布

单位:百万吨/年


地域贡献

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三个产煤大省。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煤炭总产量为39亿吨,其中前三大省份的产煤量占产煤总量的70%(见表3)。

表3

中国各省的煤炭产量

(百分比,2020年)


定价趋势

自2020年10月以来,新冠疫情爆发后经济开始复苏,亚洲各地的动力煤价格不断上升,并超过多年以来的最高值。据WIND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7月,中国国内动力煤长期合同价格平均上涨15%,纽卡斯尔价格上涨86%,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复苏后煤炭需求强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疫情造成的煤炭供应中断(见表4)

表4

煤炭价格走势上升,特别是纽卡斯尔价格上升明显


煤炭价格的上涨促使国家发改委(NDRC)和其他部门要求主要煤炭企业提高煤炭产量,并向市场释放国家煤炭储备。2021年7月15日,发改委表示,中国将第五次从国家储量备中释放1000多万吨煤炭,以增加煤炭供应,稳定煤炭价格。然而,这些举措只能提供暂时性的缓解作用,煤炭价格仍然很高。

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其他三个政府部门推出煤炭价格预警和监测机制。事实证明,该机制有效防止了动力煤价格的大幅波动。当动力煤价格上涨或下跌到发改委定义的蓝区(价格相对于基准价格上涨或下跌6%-12%)时,政府将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绿区(价格相对于基准价格上涨或下跌不到6%)。如果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或下跌,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多措施如调整煤矿的运营天数来控制煤炭供应。

煤炭产量和净零排放承诺的影响

中国的煤炭产量高居不下,但随着政府致力于减少低效的过剩产能和降低污染,煤炭产量增速正逐步放缓。然而,虽然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重点转为关注煤炭产出效率和生产安全。煤炭生产占据中国更广泛采矿业的大部分收入和利润。

产能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前所述,2020年中国煤炭产量约39亿吨(见表5)。随着中国政府致力于降低低效产能和减少碳排放,煤炭产量增长将有所放缓。但由于中国煤炭行业继续保持其较大生产规模,中期内这将支撑煤炭行业整体收益和现金流。

表5

中国煤炭产量增速下降;未来五年的CAGR保持在1%左右

(十亿吨)

中国继续采用新的、更高效的煤矿产能,而舍弃落后的煤炭产能,关闭小型煤矿,尤其是那些位于东部和南部地区的煤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进口国,煤炭消耗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2020年煤炭工业发展年度报告》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为中国煤炭行业“十四五”(2021-25年)提供了发展规划。该计划涉及煤炭行业的升级和整合,包括建设更高效、更安全、产能更高的煤矿,同时限制煤矿总数。尽管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但该计划也为未来五年制定了适度的煤炭产量增长目标。


煤炭所占采矿业的比重

2021年上半年,中国矿业业务总收入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29.5%。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所示,超过一半的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来自煤炭开采和洗选,同比增长30.9%(见表6)。

2021年上半年中国采矿业的总利润为3,820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多半的利润(2070亿元)来自煤炭开采和洗选,同比增长113.8%。(见表7)

表6

采矿活动总量细目

(收入/百分比,2021年上半年)


表7

采矿活动总量细目

(利润/百分比,2021年上半年)


不同类型的耗煤量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0年动力煤和褐煤产量达到31亿吨,约占煤炭总产量的84%。为减少空气污染,我国使用燃气和电力替代低效的小型煤锅炉,因此,住宅和商业综合体供暖等非动力应用的动力煤用量有所减少。(见表8和表9)

表8

2019-2021年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煤炭用量的年度变化情况

(百万吨)


表9

不同类型的煤炭产量

(百万吨)


煤炭进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2020年,中国煤炭进口总量增长1.5%,达到3.04亿吨,为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见表10)。自2017年以来,煤炭进口增长一直低于10%。2021年上半年煤炭进口量1.396亿吨,同比减少19.7%。

表10

中国煤炭进口总量

(百万吨)


煤炭供需的影响因素

短期因素

如前所述,2020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9亿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2019年的38亿吨相比,煤炭产量同比增加了1.4%,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6月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5%,2021年上半年产量增长强劲,约为20亿吨,比2020年上半年相比,同比增长6.4%。

一方面由于工业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我国为支撑国内采矿业发展而减少煤炭进口,致使国内煤炭产量有所上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煤炭行业是中国保持持续运营的几个关键行业之一,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希望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燃料供应,尤其是在经济复苏的紧要关头。

长期因素

但近年来,为应对环境问题和积极响应碳减排倡议,中国放缓了煤炭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尽管2020年的绝对产量依旧很高,但年增长率却为1.4%,低于2019年的4%和2018年的5%。政府表示,在2025年之前,将煤炭产量限制在每年41亿吨左右。这一目标表明,今后五年的增长率为每年1.0%左右。这一数字将低于近几年的增长额。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包括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这些改革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目标和行动措施来提高煤炭的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安全性。该计划主要目标之一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使国有企业更好发挥作用,从而减少过剩产能、提高生产力、促进资产结构调整。

2021年3月,中国政府宣布了2021-2025年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除近几个月公布的其他关键环境目标,该规划的目标还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累计减少18%(见表11)。2021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煤炭消耗量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然后自2025年起该数值会有所下降。

表11

中国虽已实现过去大部分环境目标,但接下来的目标会越来越难实现

(百分比,五年内)


能源结构和净零承诺的影响

煤炭占中国能源结构的一半以上(见表12),这凸显了煤炭对中国能源需求的战略重要性。但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减少碳排放的计划将把燃料结构从燃煤发电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NEA)发布的指导方针,中国计划在2021年将煤炭在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降至56%以下,而2020年该比例为56.8%,2019年为57.7%。

2021年主要目标包括:

»2000亿千瓦时(KWh)的电力替代煤炭最终能源消费量

»实现能源生产总量折合标准煤42亿吨、石油1.96亿吨、天然气2025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发电总装机11亿千瓦。

»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

在努力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中国在探索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均取得了进展。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2.2万亿千瓦时,占我国总用电量的29.5%,比2012年提高9.5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为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近10亿吨煤产生的能量。

表12

总能源消耗量

(10,000公吨标准煤)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宣布了中国的目标,即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外,2020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中国进一步做出承诺,将其作为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的补充部分。具体而言,政府计划将提高全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即从2019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25年的20%,2030年达到25%。

NEA表示,中国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鼓励综合能源服务,加强能效管理。为此,NEA表示将努力促进清洁供热,确保中国北方70%以上的家庭使用清洁能源取暖,同时探索在中国南方使用清洁供热的可能性。

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考虑因素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方面的因素对金属和矿业公司的信贷状况具有负面影响,而对煤炭公司的影响更为严重。

几乎所有的金属和矿业公司,包括煤炭公司,都面临着非常高的信贷风险。由于开采类型有所不同,环境风险对这些行业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而相比之下,动力煤的碳转化风险更为严重。

对大多数矿业公司来说,自然气候风险、水资源管理、自然资本、废物和污染等因素都会对公司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对其中一部分公司的影响更为严重。这反映了许多市场对动力煤需求长期下降,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更广泛的煤炭行业,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风险。

金属和采矿公司,包括煤炭公司,由于采矿作业的性质,公司员工有可能在工作场所受伤和煤矿发生坍塌事故,所以在员工健康和安全方面,公司会面临高度或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为了降低这些风险,这些公司投资自动化和远程控制设备,确保更安全的运营。中国的煤矿公司正在积极使用5G技术,该技术能够为高清音频和视频通信以及远程智能控制设备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避免工人在危险环境中工作。2020年11月,几起致命事故发生后,中国对所有工作煤矿和煤矿项目开展了安全方面的检查。2020年共发生矿难434起,比2019年下降19.1%,死亡人数达到573人,下降22%。据国家煤矿安全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在所有事故中,煤矿去年发生了122起事故,造成225人死亡。

经营业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11家主要煤炭公司的总资产从2015年底的3.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4.4万亿元人民币,CAGR达到9%。同期,11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从1.5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4万亿元人民币,CAGR达到12%(见表13和14)。资产和收入的增长源于公司增加煤炭储备和扩大产能而进行的投资。随着政府采取措施减少落后和低效的煤炭产能,煤炭行业的经营环境也有所改善。

由于前几年煤炭价格飙升,这些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率(EBIT margins)在2018年达到峰值,但随着煤炭价格下跌和产量下降,该数值趋于稳定(见表16)。

表13

11家主要煤炭公司的总资产


表14

11家主要煤炭公司的营业收入


表15

偿付比率


表16

息税前利润率


监管环境

中国的煤炭公司受到各种法规约束,包括与税收和安全有关的法规。

监督和执行

国有煤炭公司受国资委和其他中央和省级政府监管机构监管(见表17)。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于2020年2月提交国务院,明确了其监督权力。

草案要求煤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建立煤炭监督检查信息系统,对规划建设、安全生产、加工利用等问题进行持续监测。当发现有违规行为时,法律草案还规定了处罚措施,可以对违规企业或负责管理企业事务的人员进行处罚。在极端情况下,政府还可能取消该煤矿的经营许可证。

表17

监督中国煤炭行业各个方面的部委


交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于2019年8月通过,并于2020年9月起施行。在能源资源中,煤炭开采税率将保持在2%至10%之间。煤炭企业为安全生产开采的煤气、煤层气,依法不征收资源税。

纳税人需要按月或按季申报纳税。任何违规行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他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安全标准

《矿产资源法》草案规定,矿产资源开采必须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条例规定的标准,并应具备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矿业公司还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地方政府官员有责任在应急管理部(MEM)的总体职权范围内确保所有工作场所遵守安全生产条例。应急管理部成立于2018年3月,旨在监督管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虽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经解散,但国家煤矿安全管理局(后更名为国家煤矿安全管理局)作为新部委的一部分仍保持不变。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