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消失了?
第一,“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均保持较快增长。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2%,均保持较快增长。
第二,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秋粮产量同比增长1.9%,达到10178亿斤,比上年增产191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2%,达到13657亿斤,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第三,工业生产继续回升,工业制造业继续加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加快增长,11月份同比增长3.8%,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重回扩张区间。
无论中国经济的数据如何,很少再听到唱衰中国经济是声音了。
回望过去的10年,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
2013年“炒翻”地方债风险、金融投资风险、内需增长不足、国企垄断。2018年后又开始大肆渲染外资大幅撤离论、民间投资大幅下降论、贸易战中国出口产品滞销论等等,
只不过,中国经济在唱衰声中砥砺前行,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相比,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已经达到75.3, 两者的差距又近了一步。2021年前三季度美国实现生产总值为168985亿美元,同比增长5.7%,中国比美国高出4.1个百分点;美国第三季度GDP为5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4.7%,中国比美国高出0.2个百分点。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21年我国GDP占美国比重有望提升到76%。
打铁还要自身硬!无论对手如何打嘴巴仗,事实却是最好的耳光,从2021年以来,基本上听不到到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了。
这几天,听到的都是诸如“五眼联盟”利用北京冬奥会搞事情,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跟在美国屁股后面,纷纷跳出来表示“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不过,中国从来就没有邀请这些国家的官员参加冬奥会,似乎“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有点搅局“小丑”的意识,不派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会对中国,会对冬奥会有多大影响?
我想,最多就是少了几十个人的消费罢了,中国经济的腾飞,还不差这5个国家几十个人的消费。
还有,就是美国准备将中国8家企业列入“投资黑名单”。
这有什么呢?
打压华为,打压中兴,中国经济没有因此伤筋动骨,华为和中兴也没有倒下,相反,正在全力以赴开展芯片研究,估计,赶超美国就在不远的将来。
其他……,
好像再没有什么对中国经济负面的消息了。
当然,中国经济虽然经受住了考验,闯关夺隘,成绩喜人,但是,走过了历程却历历在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沉着应对,务求实效”,这就是中国经济应对之策。
面对疫情的影响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围追堵截,中央高层更是未雨绸缪,提出了双循环发展格局,特别是在2020年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
今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进行,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的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2022年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可别小看这8个字,这可是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的体现。也是清醒认识形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对经济工作低调务实的定位。
首先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了,国家肌肉发达了,人民富裕了,所谓的外部压力才会不消自退,国内存在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其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由此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
上一篇: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下一篇:精准“降准”助力中国经济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