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
2021年全球经济正在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中逐渐修复。我国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经济也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不但去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整体也保持了持续复苏的趋势。
回顾2021年中国经济,外贸保持强劲,但内需表现偏弱。一方面,在防疫物资、居家经济、机电产品等出口的相继拉动下,以及由于一些新兴市场疫情再次暴发而对我国形成的替代性出口需求,2021年我国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带动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稳步复苏。但另一方面,受疫情反弹防控措施收紧、房地产市场下行、 供应链受阻导致缺“芯” 等因素影响, 消费复苏相对缓慢。在宏观政策上,随着疫情后中国经济的持续改善,我国宏观政策也回归常态化,较疫情期间有明显收紧,同时政府加大了对教培、互联网平台、房地产、高耗能等领域的监管。下半年我国经济复苏步伐有所放缓。
展望2022年,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宏观政策更加灵活精准,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复苏,复苏动能也将逐步由外需拉动向更多内需驱动转换。我们预期中国经济今年增长8.0%,2022年增长5.2%。我们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有十个宏观趋势值得关注。了解这些宏观趋势有助于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更好地发现机遇。这十大宏观趋势包括:
1. 疫情和防疫政策依然是决定经济复苏节奏的关键因素
2. CPI和PPI差距收拢,中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
3. 消费继续回暖,新国货加速崛起
4. 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
5. 房地产调控将持续,稳市场稳预期是核心政策目标
6.出口增速放慢,贸易顺差缩小
7.外商投资保持高位,对外投资企稳增长
8. ESG关注度不断提高,减碳措施系统性、制度性加强
9. 供应链布局更加注重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10. 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不同经济体出现分化
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巨大冲击后,2021年世界经济正在从疫情的影响中不断修复。我国有效控制住了疫情传播,宏观经济也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不但在去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也保持了持续复苏的整体趋势。回顾2021年中国经济,外贸整体保持强劲,但内需表现偏弱。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防疫物资、居家经济、机电产品等出口的相继拉动下,以及今年由于一些新兴市场疫情再次暴发从而对我国形成的替代性出口,2021年我国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32.3%。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出口和进口的增速也显著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表1)。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将近20%,同样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出口的带动下,我国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也保持了稳步复苏态势。
(注:2021年增速为2019-2021两年平均增速。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实际增速, 其余为名义增速。)
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出口和工业生产,今年消费的复苏相对较弱。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3.9%,低于同期整体经济增长,也明显弱于历史平均增长速度(2017-2019年平均增速9.0%)。受零星疫情反弹,防控措施收紧等因素影响,服务类消费复苏偏弱;房地产市场放慢也影响了家具家电以及建筑装潢材料等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同时,缺“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类消费。
随着疫情后中国经济的持续改善,2021年我国宏观政策也回归常态化,较疫情期间相对宽松的政策有所收紧。前三季度财政支出两年平均增速降至0.2%,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同期公共财政赤字为1.5万亿元,亦较前两年有显著回落,显示财政政策处于偏紧的状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也较去年明显放慢。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教培、互联网平台、高耗能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基建、房地产类投资增速回落。 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展望2022年,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宏观政策更加灵活精准,我们预期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复苏动能也将逐步由外需拉动向更多内需驱动转换。我们预期中国经济今年增长8.0%,2022年增长5.2%。我们认为 2022年宏观经济在整体保持复苏的同时,将呈现十个主要特征。了解这些宏观趋势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现市场机会,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
上一篇:2022中国经济五大变量
下一篇: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巨轮无惧风浪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