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English

中国在构建世界领先的水运网络框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时间:2022-08-18 来源:浏览量: 打印 字号:

高等级水运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21年底,中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2.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中高级内河通航里程超过1.6万公里。

据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捷介绍,通过多年的建设,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连接江河和海洋的水路网络框架、干线和支线的建设。

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水运通道,连续10年实现最大运力。根据交通部长江航行管理局的数据,2021年通过长江干线的货物运输总量为35.3亿吨。


加快建设大型专业化泊位。同时,国家掌握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和运营的关键技术。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据交通部水运局副局长刘鹏介绍,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20867个泊位在役,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659个,较2012年增长41%。世界上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有8个在中国,几个世界一流港口集群基本建成,其中包括长三角城市群、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已成为水运强国,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为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中国水路货物运输量达82.4亿吨,居世界第一。水路运输方面,水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1.6万亿吨公里。


2021年,中国港口吞吐量约155.5亿吨货物和2.83亿个20英尺当量集装箱,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

此外,中国拥有与全球航运网络最紧密相连的国际水路运输航线。

根据中国于2021年公布的综合运输蓝图,到2035年,中国高等级水路里程预计将达到2.5万公里,沿海主要港口有27个,内陆主要港口有36个。

刘鹏说,中国将继续补齐水运网络的短板,加快整体水运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提升高等级航道通航水平,更好发挥沿海港口作用。

加快建设集成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海铁运输体系,推进粮食、能源、矿石、运输集装箱等专业泊位建设。国家还将鼓励其11个国际枢纽港口进一步扩大其全球航线和物流网络。

留言评论Message

我要评论e-magazine